寨前镇“领头雁”黄小飞:当好“兵支书” 建设新农村
2021-11-20 11:02:24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寨前镇 | 编辑:黄钰坤 | 作者:张威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8546

桂东县融媒体中心11月20日讯(通讯员 张威)“乡村振兴的第一步就是农村环境卫生整治,我们的村务员要尽心尽责搞好自己的区域,做到美化、序化......”在寨前镇中心村固定每周一上午9:00召开村务员例会上,这位个子不高、身材瘦小、皮肤黝黑正在会上发言的同志,就是村里的“兵支书”黄小飞,自加入村支“两委”队伍以来,用军人的作风和为民的情怀,赢得了广大党员群众的赞誉。

退伍换装 挑重担

黄小飞今年44岁,1996年他怀着一腔热血光荣入伍,在部队服役五年间,曾荣获1次“三等功”,先后4次被评为“优秀士兵”。退伍后,黄小飞在广东高薪就业,2006年的一天接到寨前镇中心村支书周源文的电话,劝其回乡创业带领百姓致富。黄小飞毅然辞掉工作回到了家乡,流转了150亩土地种植中药材,开始创业。

2017年5月,黄小飞在寨前镇村委换届中以高票当选为中心村村民委员会主任。2017至2020这三年正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,黄小飞带着村委成员四处筹措资金争取项目,在全村硬化道路18公里、新建便民桥2座、整修水渠9.6千米,帮助123户贫困户进行了易地搬迁和危房改造,让全村的面貌焕然一新。因工作出色,在2021年村支“两委”换届中,以满票当选为中心村党支部书记兼中心村村民委员会主任,勇挑重担,逐渐成为了中心村百姓群众的“领头雁”。

老兵虽老 思路新

面对青壮年外出务工,儿童、妇女、老人留守村中,村里土地荒废的情形,黄小飞陷入了沉思,他认为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还是得做实传统农业、打造特色农业。

“种植1亩水稻,约产稻1200斤,市场价130元100斤,除去化肥种子约600元,1亩水稻收获不到1000元,相比外出打零工至少都有100元一天。”经过前几年脱贫攻坚的探索,中心村在蔬菜种植、荷花鱼养殖、民宿旅游等产业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。但黄小飞意识到仅仅依靠农民自我积累成长扩张缓慢,得寻找一种新的发展模式。

2021年寨前镇中心村被列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,黄小飞以此为契机,与驻村工作队一起充分利用各方资源,通过召开村民小组会议、入户调研等,结合本村气候条件、区域优势位置、产业综合效益等特点,引进了桂东欣荣农业有限公司,流转了100余亩土地用于发展绿色有机蔬菜,摸索出了“龙头企业+基地+农户”的模式。

近日,寨前镇中心村上团、下团、段里等村民小组,均可看到田间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搭建大棚。“龙头企业+基地+农户”模式,不仅确保了农民种植有技术,还解决了中心村30名残疾人、90余名留守妇女的就业问题,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,增加了村集体的经济收入。同时,黄小飞还决定带领中心村的村民盘活土地,种植艾草、药材,规范民宿管理,以点带面发展“民宿+餐饮+采摘”的经济模式。

本色不改 为人民

一朝入军旅,毕生写忠诚。黄小飞将青春奉献给了祖国,如今将热血洒在了父老乡亲身上。

“我这个村干部是村民选出来的,村民信任我,我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。”四年来,他在中心村22个村民小组间穿梭,带领全村党员群众,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,拓宽路基、硬化路面、修建产业路、改水改厕整修水渠、发放鸡鸭鱼苗、开展培训技术......

四年多的时间,“兵支书”黄小飞把全部精力用在了为他人服务上,脑子里想着任务、肩膀上扛着责任、胸膛里充满着激情,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
责编:黄钰坤

来源:寨前镇

桂东要闻
桂东要闻
热点专题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